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每日一题】儒家和道家的经书里常有体现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每日一题】儒家和道家的经书里常有体现

东方先哲在阐述他们的智慧时,更偏向于启发,而非进行严密的论证,不拘泥于文字。

这一点在儒家和道家的经书里常有体现。

一、

在《论语》里的孔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老头儿。

犹太人智慧全书读后感2000字_儒家的智慧论文2000字_智慧交通论文2000字

虽说有教无类,但孔子对弟子是有些傲娇的要求的:“不愤不启儒家的智慧论文2000字【每日一题】儒家和道家的经书里常有体现,不悱不发儒家的智慧论文2000字,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审美取向方面,也很欣赏意会式的表达。

在《论语》里有这么一段(《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让弟子说自己的志向,曾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儒家的智慧论文2000字,却描述了一番春天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童子在河水边沐浴、在求雨台祭祀、唱歌吃祭品的场景。而孔子则慨叹:“我的志向和曾点的志向相同。”这里曾点所描述的是礼乐兴盛的具体的景象,孔子听明白了,也喜欢这种阐述方式,故而欣赏曾点回答——“吾与点也”。

儒家的智慧论文2000字_犹太人智慧全书读后感2000字_智慧交通论文2000字

二、

在《道德经》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既是老子的贯穿道德经全书的世界观,也是其持而行之的。道是“恍兮惚兮”不可言的,而同时是不言自明的。在阐述道的时候,语言文字是不能为例不可真正触达的。

在《南华经》中,庄子则专门讲了个“轮扁斫轮”的寓言来阐述语言文字于准确表达思想的无能为力: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每日一题】儒家和道家的经书里常有体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所以庄子说,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

三、

智慧交通论文2000字_儒家的智慧论文2000字_犹太人智慧全书读后感2000字

佛家虽非中国本土发源的宗教,但也有同样的认知:“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语言所阐述的内容,只是借用来到达彼岸的船,若到达了彼岸,最终应舍弃船。

所以为了避免修行佛法的人拘泥于语言文字,且避免教义被解释语言文字的人所扭曲、操控,佛陀留下“四依法”中有“依义不依语”这一条。

注:“四依法”指“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儒释道在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上,庶几有其相通之处。

2021年9月14日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