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以心换心的人际关系协调,宠辱不惊的自我心理调适(组图)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以心换心的人际关系协调,宠辱不惊的自我心理调适(组图)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0 年第4 期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周国川摘要:道家学脉, 源远流长 ,其思想积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别树一帜, 而且广泛渗透到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因此 ,深入探究道家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以心换心的人际关系协调 ,宠辱不惊的自我心理调适 ,抑奢戒骄的社会警示 , 体道悟道的精神超越, 顺道率性的和谐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 :道家 思想文化时代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干 。儒家学说表现出自强不息,积极有为、锐意进取和入世的人生态度,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促进人类进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 漫长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曲折和坎坷的。当人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建功立业的志向受阻时 ,当个体或家庭的各种不幸或灾难来临时 ,当人们为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所困扰的时候, 他们需要寻求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寄托, 以便从沮丧、消沉、痛苦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 重新调整人生的航程 。而道家的思想主张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道家提出的顺应自然、超然物外 ,守朴尚俭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和不以物迁的行为原则和道德要求 ,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指导人生 ,净化风俗 ,稳定社会秩序 ,协调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

而且 ,时至今日 ,其中的思想精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 ,仍然是一份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因此,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的指导下 ,对道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剖析与选择,并使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赋予其时代意义,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其进行倡导和推行 ,促使人们对这种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觉认同 ,从而引导人们放眼于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 ,超越世俗的名利地位或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不为物累” 、“安时处顺” , 以“体道” 、“悟道”为价值目标, 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实现心理平衡。在世界范围内, 道家思想的独特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开一代风气的世界哲坛大家海德格尔等人十分重视道家思想 ,他甚至挟击以往的欧洲哲学 ,视老子哲学为源头活水 ;当代一些科学家如汤川秀树 、卡普拉等人盛赞道家的生态智慧, 重视道家哲学某些基本观点对于现代科学的启发意义 ;在美国, 不少现代管理学家在其专著中将《道德经》的一些管理思想奉为成功的行政首脑之圭臬;在日本 ,《道德经》中有关“无为” 、“清静”等箴言被企业界广为应用 ;在德国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德文的《道德经》 , 当有些人生活上出现问题时,往往求助于《道德经》 。

这些事实向人们昭示, 道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成长、人格完善及社会发展均有着值得珍视的独特作用 ,展现着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独特魅力和光华。概而言之, 道家思想在完善个体人格 、优化民族性格、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52DOI :10.16340/ki ..2000.04.013文明建设等方面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意义 。一、调适心理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 ,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 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 ,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道德心理学认为 ,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具有独立人格, 精神充实 ,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 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 、“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 ,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 引导人们从更高 、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不要为声名 、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 ,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这就促使人们运用道德矫治手段,以这些思想原则及时地调节心理失衡,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 保持必要的心理平衡 。

而这种心理上的平衡状态 ,又能进一步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信念 ,抗拒外物的诱惑,保持操守,始终如一地向道德理想人格迈进。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创造性劳动中, 宠辱不惊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素质 。创造性劳动具有较大的风险。据资料统计 ,科学研究的失败率高达 90%以上 。而且 , 很多重大的创造往往随之而来的荣誉 、地位会给创造者带来继续前进的动力 ,也会使意志薄弱者忘乎所以 ,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向平庸甚至陷入深渊 。因此, 只有具备了宠辱不惊的心理调适能力,百折不挠、不畏艰难、不计功利 、不怕压力 、富于牺牲精神、敢于坚持真理的人 ,只有豁达乐观 、淡泊名利 、虚怀若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深刻而持久的科研成果,“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而道家所倡导的“自然无为” 、“致虚守静” 、“不为物累”、“无己无待” 、“少私寡欲” 、“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正能够为人们履行上述行为原则构筑一片坚实的心理基地。二、协调人我老庄抱朴守真、谦下不争等思想主张来自于对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故能在协调人际关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抱朴守真,就是要以一颗纯真无欺的诚心去对待他人;谦下不争就是要谦虚谨慎 , 尊重他人 ,不争私利 ,不恃己功。

人际交往是双向互动的,俗话说 ,人心换人心, 爱的反馈是社会互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诚恳 、谦让等友爱的言行 ,往往会引起对方相应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在中国历史上 ,以诚相待 、谦下不争 、克己让人等高尚行为带来积极社会效应的事例不胜枚举 ,“六尺巷”的典故集中地体现了谦让克己所产生的人心换人心的人际协调功能和效应 ,它不仅为两家种下了安宁幸福之树, 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道德丰碑 。可以设想,如果张英的家人依仗权势争斗不已, 当然可以为家族争得数尺地盘 ,但必然也在家门口埋下了怨恨的祸根 ,它随时可能结出各种苦果、恶果, 让家庭成员甚至子孙后代尝不尽品不完 。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 坦露心声, 又有利于交往双方在心理上产生道德交流 ,加深理解 ,相互取长补短 ,形成道德认同 ,从而实现个体道德的升华, 促进并保持人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与社会环境高度协调 ,与他人高度协调的和谐状态 。现代社会虽然需要竞争和开拓 ,但更不可缺少合作与协调, 故柔弱不争等思想并未失去意义,对其进行一番正本清源、去粗取精的工夫 ,就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华 。柔弱不争等处世之道的精华在于启发人们克已慈让 ,不逞私愤 ,谦下虚己,厚积薄发,静以待53时,顾全大局,并非有些人所曲解的那样 ———要人们甘居落后,不思进取。

发扬其精华,就能团结一致,获得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和生存环境,从而在更有价值的范围内 ,在更高的层次上为个人也为集体、为国家、为民族更有效、更有利地竞争。三、抑奢戒骄基于“反者道之动”这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基于对历史教训和人生经验的总结 ,道家告诫人们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这里所说的“不知足” 、“欲得”是指对财富 、权势的贪恋和追求以心换心的人际关系协调,宠辱不惊的自我心理调适(组图),意在揭示贪得无厌的物欲对于人的危害 。故其又明确指出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主张要自觉地避免盛满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应该效法“功遂身退”的“天之道” ,崇俭寡欲,柔弱不争道家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谦下谨慎 ,才能保持常德, 扩充常德 ,才能保身保家 ,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历史上 ,谦受益, 满招损;奢侈者败 ,俭约者兴的教训真是数不胜数。唐太宗崇尚道家思想, 崇俭抑奢 ,求谏讷谏,“自守谦恭” ,推功于臣下 ,终于达到了天下大治 。隋炀帝骄矜自用, 驱天下之民以足己之奢欲,终于落得“率土分崩”的下场。晋代的石崇以奢为荣 ,与他人争奢斗富, 结果自取灭亡 。这些事实都反复验证着老子戒奢、戒骄的训条 ,促使其发挥着较强的社会警示功能。

奢侈挥霍是精神空虚 、理想低俗的表现,而不知适可而止,挥霍无度,往往又会令人丧失奋发精神,见利忘义,以至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触犯刑律,身败名裂 ,而自恃富贵,目无法纪,肆无忌惮,则更是自取其祸;骄傲自大是浅薄无知、目光短浅的反映,如果不尊重他人的意见,事事处处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排斥异己, 则必然极大地妨碍自我的进步, 损害他人的利益,从而招人怨恨,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 ,成为众矢之的 ,众叛亲离。老子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精炼的词句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立身处世的基本法则及其相应后果 ,这就促使人们时时反省自己 、谦虚不骄、广采众长、持中有度 、廉俭自律,促进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四、追求超越道家追求对于“常道” 、“大道”的认识和体悟, 所谓“常道”或“大道”即世界本质或自然万物的根本规律或至善至美境界 。因此 ,追求“体道”、“悟道”实质上是力图超越表象世界,认识世界的本质或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 ,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于自我的不断超越 。这种超越精神具有多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对于现有的或常规知识的超越 。道家虽然倡导知止知足 ,但这是针对物质利益或物质欲望而言的。而对于现有的常规知识特别是对于世俗的政教礼乐之学 ,道家则持有一种怀疑和超越的态度 。

《道德经》第四八章说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为学”指学习现有的、具体的知识(主要指政教礼乐之学), 如此 ,则产生智巧和感官欲望;“为道”即持守自然虚静的心态以体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大道” ,如此 ,则能减少智巧和欲望,达到“无为”即体认“大道”的境地。可见,“大道”是不能用现有的、具体的知识和概念来认识的, 这类知识只会妨碍人们对它的体认。故《道德经》说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具有难以用常规性知识和概念来进行描述的本质特征。道家完全否定现有的 、具体的 、常规知识 ,这当然是片面的, 但他们看到了常规的学习方法和认识途径的局限性 ,从而试图超越这种局限 ,力求通过直觉思维体悟和把握作为世界本质和事物根本规律的“常道” , 这又有助于人们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和“可名” 、“可道”等常规知识的局限性 ,从而努力超越已知,不断追求真理。这就向人们提供着自由探索的54活力和勇气,突破学术上的陈见,为科学的发展和创新开辟道路 。第二层意义是指对于现有道德的超越。道家认为现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是“大道”丧失以后的产物,不是最完美的道德道家思想对人生的意义,引导人们跳出以冀名望利为动机的仁义之举, 摒除道德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和虚伪现象, 将体现了“道”之特性的“抱朴守真”作为价值取向 ,渴望超越当时世俗的社会道德 。

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 ,以实现道德上的升华,趋近“上善” 、“至善”等道德的最高境界。第三层意义是对于悦生恶死等情感的超越 。道家认为, 沉溺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中 ,将有损于身心健康 ,妨碍人们体认大道, 故主张人们超越这些世俗的情感羁绊 。庄子认为,“悦生而恶死”是人生的桎梏,提出“万物一府, 死生同状”的命题 ,认为“通天下一气” ,人之生死只是气的聚和散的变化。既然如此, 生死就如同四时的运转, 不必“悦生而恶死” 。这种对于感情的超脱, 并非对于人类的痛苦无动于衷, 而是出于对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是“以理化情”而并非“无情” 。上述那些貌似冷漠的话语, 其实质却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 体现着庄子深切同情并力图解脱人类痛苦的某种努力 ,比“尝尽愁滋味”而“欲说还休”的无奈更多几分理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但过大的情感波动常常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丧失理智, 为情所制 ,往往还可能为罪恶的产生提供温床。故道家那种顺自然、齐生死的豁达态度, 有助于人们在痛苦灾难面前 ,特别是在生离死别的大悲大恸之时 ,节哀顺变,减轻精神创伤 ,超越情感的羁绊, 解除思想包袱, 乐观豁达地直面人生。

第四层意义是对于外物的超越 。道家要人们淡泊名利 ,俭啬寡欲 ,“不为物累”、“不物于物” 。努力体认大道,与大道合一 ,达到“无己”、“无功” 、“无名”的圣人境界,这就是一个精神超越的过程 。从积极的方面发扬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它引导人们探索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之奥秘, 孕育出勇于探索自然 、为科学而献身的科学主义精神;启示人们“善利万物而不争”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 超越世俗的物欲和名利的羁绊 ,避免为财货物欲或名利地位而抛却人格 ,丧失自我 ;要求人们努力体悟宇宙 、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规律,以宇宙和人类的发展作为大座标来衡量万事万物 ,将生命看作一个过程 ,将个人一时的成败得失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认识和度量 ,从而使人们的胸怀更为宽广 ;激励人们克服环境的困扰 ,在非良好的条件下,超越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需要 、自尊需要这些低级 、中级需要道家思想对人生的意义,而向自我实现这一高层次需要发展 。不可否认以心换心的人际关系协调,宠辱不惊的自我心理调适(组图), 俭啬寡欲的生活信条使人满足于贫困, 这在某种程度上妨碍着人积极创新、发展生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说 ,正是这种不与物迁 、俭朴淡泊的风骨激励着陶渊明、苏东坡 、徐霞客 、朱载育等一大批文化巨人 ,支撑着他们在物质条件欠缺的环境下 ...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