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传统

异彩纷呈的新石器文化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异彩纷呈的新石器文化

异彩纷呈的新石器文化(二)2004-3-9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第二节、长江中游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工作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工作队主持发掘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拉开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的序幕。紧接着先后又发现了湖北天门石家河和郧县青龙泉遗址。通过这几处遗址的发掘,人们对长江中游的新石器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发现。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仅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发现的新石器遗址不下3000处,至今经过正式发掘和试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几百处。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各期段遗址几乎都有,根据这些遗址的地理位置,现在已能够划出长江中游各种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排出各个区域类型文化的序列。基本能勾勒出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面貌。我们可以把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遗址考古工作主要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及鄂西北汉水上游开展。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发掘时,发现遗址包含有同一性质文化的早晚两期,其中以晚期遗址的内容较为丰富。在随后的天门石家河(下层)郧县青龙泉遗址(中层)发现同类遗址。

尤其是在青龙泉首次集中地揭示了这一文化遗存的各类遗迹。进一步充实了它的文化内涵。始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发现与确立,使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时在屈家岭晚期遗存之上还叠压着另外一种新石器文化,与同时发掘的石家河遗存中层文化内涵相同。但由于公布材料有限,这一文化性质当时未被认识,一直到30年以后,才确认它为石家河文化。随后在屈家岭附近发现了许多类似的文化遗址,如京山朱家嘴等。进一步确认了屈家岭文化的中心。第二个时期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在湖北、湖南,比较广泛地开展。在湖北、湖南、河南的许多地点都发现了屈家岭文化遗址。根据遗址的地理环境,屈家岭遗址的分布范围基本弄清。分布范围北界到达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南麓,南界已越过长江到达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周围。东部到了鄂东的黄冈、麻城一带,西界伸入长江的西陵峡。这一时期还把屈家岭文化划分出了不同的地域类型。如:屈家岭类型、青龙泉类型、三元宫类型等。除了对屈家岭文化遗址的进一步发现发掘外,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大溪文化。大溪文化在四川巫山县大溪遗址发现的。早在20年代,就有人曾在此采集有一些石器和陶片。

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未开展工作。解放后,1959、1975年,在大溪进行了三次发掘,由此揭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遗存。由于在峡江地区发现了许多同一文化内涵的遗存,遂于七十年代正式命名为大溪文化。随后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都发现有这一文化遗存的遗址彭头山文化,根据这些文化遗址的分布,大致弄清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西起川东,东达江汉平原,南至洞庭湖周围,北到汉水以东。第三个时期是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十年间,这一时期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上的巨大成就是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1979年湖南省博物馆在石门皂市下层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但未作明确的定性分析。之后,湖北省博物馆于1983、84年对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在该遗址的下层发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此同时在调查宜都孙家河、枝城北遗址时,发现同类性质的遗存。这类遗存的年代早于大溪文化。故命名为城背溪文化。湖南石门皂市下层的文化遗存与城背溪文化属同一时期的遗存。时代距今7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八十年代末湖南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又有重大突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198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了澧县彭头山遗址和李家岗遗址,并对彭头山遗址进行了发掘,从遗存文化内涵看,是一种新的文化。

发掘者将其命名为彭头山文化。彭头山遗址的标本经碳十四测定,距今8800-8400年左右,为新石时代早期中段。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第四个时期就是八十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又有新的发现。那就是发掘出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如石家河古城、石首走马岭古城、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江陵阴湘城古城、荆门马家垸古城等。这批古城时代为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绝对年代为距今5000-4500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标志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进入一个新阶段。一、长江中游早期稻作遗存近年在长江中游接二连三的发现了一批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湖南澧县彭头山、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等引起世人瞩目。特别是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早期稻作遗存,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争论。关于栽培稻起源的研究,很久以来就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并有“印度说”、“云南说”、“东南亚说”等多种观点,但这些观点缺乏考古资料的证据。70年代因河姆渡等距今7000年前的稻作遗存的发现,我国学者提出了“长江下游说”,现在长江中游发现了比河姆渡更早的稻作遗存,这样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在前7000年前都出现了稻作农业,毫无疑问长江流域应是稻作农业的源地之一。

(一)彭头山文化彭头山文化是目前长江中游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该类型遗址目前主要在湖南澧水流域有发现。遗址分布在武陵山余脉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以森林—草原为主,从石制工具分析,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仍以采集、渔猎为主,稻作农业还刚刚开始。目前发现的彭头山文化类型代表性遗址有湖南澧县彭头山、李家岗、八十等遗址。彭头山遗址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约12公里,地处洞庭湖西北部的澧阳平原,南临澧水,遗址在一个高出周围3—4米的土岗上,面积约一万平方米。1988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发现有居住址、墓葬,尤其是发现有稻作遗存。出土的文化遗物可分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两大类。生产工具只见石器,分细小燧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三大类。以前两类多见,所有石器皆选河卵石作原料彭头山文化,多一次打击成型,第二步加工少。细小石器器类有刮削器、锥形器、雕刻器。大型打制石器类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磨制石器仅见石斧。从制作技术和型制看,石器显得较原始粗笨,属新石器早期形态。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几乎全为夹炭红褐陶,陶胎内夹有大量的稻壳和有机物质,器壁外红里黑,陶胎分不出是夹砂还是泥质。烧制火候较低,制作方法采用手捏成形或多层泥片粘贴的贴塑法成形,制陶工艺原始、陶器较粗糙,器物大多整体歪斜,器表凹凸不平,纹饰以拍印、滚压印的粗而错乱的绳纹为主,其次为戳印纹和划纹。

器类主要有釜、钵、盆、盘、壶、支座等,器物造型简单,没有固定形态,难以区分,器物除个别三足器外,几乎都是圜底器。罐形釜、盆形釜、敞口圜底盆,绳纹钵、大浅腹盆、小口双耳壶、圜底支座构成了彭头山文化有特色的陶器群。(图八)居住房址有地面和半地穴式建筑,根据柱洞及残存的房基推测,F1为方形地面建筑,房子东西长6、南北宽5.6米,门开在西南角,地面用黄粘土掺和较多的砂土铺垫。从房屋结构看,应为对偶家庭所居。从出土遗物看异彩纷呈的新石器文化,当时的生产活动还较落后, 如遗址中出土大量的砍砸器、盘状器、石球、网坠等渔猎工具,说明渔猎经济占相当 比重。但这时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如少量与农业有关的石斧、石锛等有发现, 在遗址出土的陶片中夹有大量炭化的稻壳和稻谷,在陶器表面也附着稻壳和稻谷残 迹。经过观察,发现这些稻谷壳显得比较细长,颗粒比较大,与现代栽培稻很接近, 据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孢粉实验室取样分析,彭头山遗址的水稻花粉与现代水稻花粉接 近,与浙江河姆渡发现的水稻花粉一致,应属人工栽培稻。关于稻作农业的起源,早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7000 年前稻谷遗存时,专家就认为在此之前还会有更长的稻谷栽 培过程,彭头山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恰好印证了这一看法,虽然彭头山和河姆渡发现 的稻谷不一定是一种品种,但彭头山的稻谷遗存把我国水稻种植的历史又向前推了一 二千年,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由此说明两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 业起源地之一。 彭头山遗址还发现了一处公共墓地,共发现18 座墓葬,墓坑的特点是窄而浅, 有长方形、长条形、圆形、不规则形等,均属二次迁葬,随葬品有陶器和装饰品,数 量较少,由于人骨没有保存下来,无法判明其社会关系,但可以推测当时应是母系氏 族社会。彭头山文化的年代距今8800-8400 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 (二)皂市文化类型 该类型文化最早发现于湖南石门皂市而得名,遗址主要集中分布在湘西山地边缘 至洞庭湖一线的河谷地带。多为台地遗址。 目前发现的皂市文化有代表性的遗址主 要集中在湖南,有临澧县胡家屋场、荷花台、邹家山、金鸡岗、余家铺,澧县有芸家 岗、东坡、习家湾、丁家岗,安乡有汤家岗等遗址。 皂市下层遗址 皂市遗址位于湖南石门县城西15 公里南溪流入渫水处,地处渫水东岸的坡地上。 1977、1981 年先后二次在这里进行了发掘。皂市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为商 代遗存,新石器遗存在下文化层。文化遗物主要是石器和陶器。 石器的石料有二种彭头山文化,一种为砾石,多为青色闪长岩和砂质灰岩,这种石料的石器 一般都经打磨;另一种为燧石,除少量可见压制痕迹外,其它燧石工具均系打制而成。

石器种类有斧、锛、凿、盘状器、刮削器、石核、打击石片等。从石器的制作技术看, 仍比较原始,但比彭头山有了长足的进步。 陶器除了极少量陶质松疏的夹炭陶和酱色陶外,基本属红陶系。陶器手制,可能 采用泥条叠筑法,在许多器物的内壁可见手指按窝痕迹,陶器烧造火候提高,陶胎变 薄,陶色较匀。已出现为数不多上有光亮红陶衣的陶器,夹炭陶大为减少。陶器装饰 主要采用打印、压印、刻划、剔刻、镂孔、戳印等方法,主要纹饰有交错细绳纹、横 网格划纹,还有相当数量的篦点纹以及少量的剔刻纹和戳印纹等。其中交错绳纹最多,刻划纹次之,篦点纹较少。彩绘一般是在高圈足盘的托盘下部或圈足上绘带状 则多见于罐类器的肩部。镂孔为透雕、形状为长方形或三角形图案,施于高圈足器类上。往往同一器表有几种纹饰组合成图案。陶器多为圜底器、圈足器和平底器,不见 在遗址西北部的新石器遗存中,发现大量的动物残骨,多为牙齿和残破的颈骨。经鉴定动物种类包括有梅花鹿、水牛以及羊、豪猪、老鼠、鹿、龟等。从遗址出土遗 物看,皂市下层文化的经济以渔猎经济为主,农业生产虽然已经开始,但属于一种原 始的刀耕火种农业。据碳十四标本测年为距今 年。

彭头山文化的时代略 晚。从其分布范围及时代看,应为彭 头山文化的后继者。 (三)峡江地区的城背溪文化 城背溪文化以首先发现于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而得名。是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 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该类型遗址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的交接地带。遗址多 位于长江及其支流清江两侧的一、二级阶地上。目前发现的城背溪文化代表性遗址有 湖北宜都城背溪、花庙堤、栗树窝子、枝城北,枝江县的青龙山,秭归朝天嘴、柳林 溪异彩纷呈的新石器文化,宜昌路家河下层等。 1.城背溪遗址 遗址位于湖北省宜都县(现改为枝江市)城关镇北面约10.5 公里处,东临长江, 地处长江西岸的冲击平原上。1973 年,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干部训练班在宜都红 花套遗址发掘时调查发现。1983-1984 年,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宜昌地 区博物馆先后组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通过考古发掘,探知遗址有上、下两个文 化层,上层分布面积不大,堆积较薄,出土遗物属二里头文化时期。下层为新石器时 代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十分丰富。 石器有打制、琢制、磨制,以打制的刮削器最多,此外有砍砸器,打制石斧,磨 制石器有斧、锛。 陶器采用泥片贴塑法制作。陶系主要是夹砂夹炭红褐陶,少数灰 褐陶和泥质陶,一部分器表施红衣,胎黑色。多数陶器有纹饰,以浅而错乱的绳纹为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